eNewsTree.com
标题: 让孩子过早懂事,是残忍的教养 [打印本页]
作者: 路在何方 时间: 2017-11-1 06:22
标题: 让孩子过早懂事,是残忍的教养
02
多多和小狗乖乖
委屈的噗噗强忍泪水
03
不幸福的孩子,大都有超出常人的懂事
“你可知道对我做过什么最残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
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被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
懂事,是因为遇到了难以承受的事。
我们总会有某一刻认识到必须要跟从前的自己告别:
当意识到家境贫困时;
当目睹了至亲离去时;
当被告知父母离婚时;
当经历了高考落榜时;
当学会珍惜某个人时;
当明白自己不可以再撒娇任性时
……
人不是慢慢长大,而是可以瞬间长大的。
“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
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孩子可以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停止惩罚和训斥。这似乎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孩子将内心深处的委屈藏起来。
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当不好的事情来临,他们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样的模式被内化后,会因恐惧而内疚,从而变得懂事、顺从。
一位知乎网友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这样写道:
我满满的善意之下隐藏着我深深的自卑。
我厌烦吵架所以吃什么都行,我体贴父母所以我从不索求,我独立甚至把男朋友处成了朋友,我尊师重道所以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我主动让座不是因为我不累,是因为老人站在那里我难受,还不如自己站起来。
我不是道德高尚,我是怕别人唾弃我。
懂事的背后,满是恐惧与压力。
这样的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身上,因为别人的认可而快乐,因为别人的否定而难过,因此会更容易感到抑郁。
我们都是通过不断地经历“坏事”而长大的,不断变得懂事、谦虚、顺从、体谅他人,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独立自我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习惯性地自责往往会演化为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否定。
而这种被迫懂事的过程,无论是在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或多或少都有负面的影响。
04
05
06
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奇葩说》
|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