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历史上的“九族”是何意, 包括哪些人?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17-8-13 08:20
标题:
历史上的“九族”是何意, 包括哪些人?
历史与传统
在中国古代,“九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更是一个司法学概念。在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起来“九族”这个概念,可是一旦这个概念被想起来并被用上之
时,那就是平地起惊雷的天崩地裂之时。
“抄家”“灭族”史不绝书。说到“灭族”一般就是“诛灭九族”,其最直接的目的就在斩草除根,彻底除去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显然“灭族”之举就在于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大复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众义士的相助之下,赵氏孤儿成功脱逃,这就为日后的“大报仇”奠定了基础。基于这样的教训,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有了“族诛”的残酷刑法。
那么,何谓“九族”?对于当事人来说,他的“九族”又都是哪些人呢?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所谓“父族四”,指的是当事者自己一族,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
儿及外孙。所谓“母族三”,指的是当事者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所谓“妻族二”,指的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
出于内心的恐惧,古代的统治者甚至发明了“诛灭十族”。所谓“十族”,就是在当事者的九族之外另加上当事者的门下学生。明成祖就曾诛杀方孝孺及其“十族”。史书记载,因方孝孺案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