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袭叙利亚: 俄罗斯究竟能玩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9: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30日以来,俄罗斯开始对叙利亚“极端主义武装”进行大规模空袭,再次以其出人意料之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引发中东局势和大国关系的进一步紧张。那么,长期以来一直向巴沙尔政权提供实质支持的俄罗斯,为什么突然在此时高调动用武力?俄罗斯在叙利亚究竟能玩多大、这场大戏会热闹到什么程度?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大国叙利亚博弈最终会以怎样的结果收场?这些问题,无不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俄罗斯动武引发的局势变化扑朔迷离,但拨云见日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俄罗斯究竟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那么,这就要从俄罗斯的精细算计和“一箭多雕”的目的谈起。而当人们看清了这些算计,也会明白外交界传言中俄罗斯的高招儿到底厉害在哪里。



一个招儿,六大收获

一,越界打击恐怖势力。尽管西方对俄罗斯打击“伊斯兰国”的说辞倍加置疑,但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此考虑。这不仅是由于俄多年来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并经历过两次血淋淋的车臣战争,更重要的是目前有7000多名俄罗斯及原苏联国家公民参加了“伊斯兰国”并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这股祸水如果回流,无疑将成俄心腹大患。因此,对“伊斯兰国”进行“先发制人式”打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俄罗斯的真实想法。

消除祸患、制衡对手、保住要地、夺取地位、暗度陈仓和经济解困,从内到外,一次大规模空袭背后展现了惊人的设计。

二,力挺巴沙尔政权,避免2011年的“利比亚版本”在叙利亚重演,从而维系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存在。从俄在叙军事行动的打击目标来看,除空袭“伊斯兰国”武装盘踞的拉卡和巴尔米拉外,俄军的打击目标更多集中在从伊德利卜经哈马、霍姆斯到杜马一线的地区,而这里正是去年以来形形色色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对政府军形成压制的前沿地带,是和首都大马士革以及叙利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唇齿相依的战略要地。有俄罗斯专家坦言,俄军的行动与其说是打击“伊斯兰国”,还不如说是防止美国及其盟友的空军对叙利亚政府军狂轰滥炸。从现实效果看,俄军的空袭确定是重创了反政府武装,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巴沙尔政权的颓势,甚至帮助叙利亚政府酝酿由守转攻了。

自从9月30日开始,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展开空袭,至今空袭行动仍在继续。


第三,从军事安全角度而言,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的重要目标是力保其在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军事基地。众所周知,寻求在黑海的海上优势并获取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和立足点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是俄罗斯的不懈追求。特别是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和“孤岛意识”进一步上升,在叙利亚的基地作为俄黑海舰队前出地中海的战略支点更被俄罗斯视为抗衡北约对其“围堵”的必然选择。因此,即使不能帮巴沙尔收复所有被“伊斯兰国”和反政府武装夺取的地盘,俄罗斯也要借阿拉维派保住在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军事要地。

第四,恢复在中东的战略影响,满足“大国自豪感”。在俄罗斯眼里,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就接连失误,目前美国正加速从中东抽身并“重返亚太”,因此中东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力量“真空”。俄罗斯如果能够及时填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在中东的传统影响并获取对美博弈的战略“棋子”。更为重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俄罗斯久违了的大国自豪感,除了在“原苏联空间”扩大影响外,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

第五,俄罗斯300年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前,俄罗斯正以在叙利亚军事行动的“示强”和在落实“明斯克2”协议上的“示弱”来为自乌克兰危机之后遭遇到的困境解围,并力图通过展现在叙利亚的战略存在和行动能力“逼和”美国,先是以建立避免擦枪走火的危机管控机制为由恢复俄美两军的磋商和对话,继而用共同“反恐”的旗号解冻与美国的合作,并为逐步改善俄美关系创造条件。这从普京多次呼吁美国建立反恐统一战线并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进行合作的表态中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俄罗斯希望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部分让步,并借用难民危机给欧洲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欧洲调整对俄政策。

第六,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空袭叙利亚还和俄罗斯国内复杂的政经形势不无关联。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重压下,俄罗斯经济今明两年必然陷入衰退,而这必将冲击国内政治社会稳定,并进而影响明后两年接踵而至的杜马和总统选举选情。在俄战略界人士来看,空袭叙利亚不仅可以迫使沙特加大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援助力度,从而因财政压力改变“保产压价争市场”的政策;还可以增强伊朗支持巴沙尔政权的信心,从而使因“伊核问题”解决而重现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对手竞争力下降,让中东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推升国际油气价格,解俄燃眉之急。

俄罗斯的石油工人。


事实上,俄罗斯从1500公里外的里海发射巡航导弹就有这种考虑。因为里海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沿岸几个国家都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和出口国,这一行动足以引发国际石油市场的担忧并一定程度抬升油价。此外,出兵叙利亚、抗击美国和北约的“豪气”还可以使俄国民众斗志昂扬并进一步提升领导人的支持率,从而缓解俄国内因经济衰退、民生保障下降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压力。

总之,俄罗斯此次行动既不是要帮助阿萨德全面“收拾旧河山”,也并非要荡平“伊斯兰国”,更不是与美国和北约“血拼到底”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质是有进有退、软硬结合、一箭多雕、以斗争求妥协的精细算计。




虚弱之身 怕只能短期内气势如虹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俄罗斯的“锦囊妙计”能否成功实施不仅依靠俄罗斯的战略谋划,更取决于它的整体国家实力、西方的应对举措以及中东包括叙利亚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多重博弈。

从国家实力而言,今日的俄罗斯与昔日的苏联已不可同日而语。军事上,俄美之间的战略平衡早已不复存在。美国不仅在以核武器现代化、反导、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网络战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中遥遥领先,其每年6000多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也让俄罗斯800多亿美元的军费开相形见绌。在中东,美国不仅拥有大量的陆上军事基地,其海军在波斯湾和地中海也保持持续性的强大存在。而俄罗斯只有在叙利亚的不大的军事基地,难以发挥战略性、全局性影响。尽管此次俄罗斯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暂时组建了情报交流中心,但同美国在中东与土耳其、以色列、沙特、卡塔尔等国长期巩固的军事同盟关系完全是两码事。

经济上,除了一些特定的军火贸易外,俄罗斯同中东国家的经贸、投资、金融联系非常有限,而美国则可以凭借对全球能源、金融、贸易等战略影响力,对中东国家施加更加广泛和持续的影响。至于说到软实力,中东当然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反美主义,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广泛的拥戴和支持。而俄罗斯自身目前虚弱的经济是否足以支撑俄罗斯参与一场大规模的地区冲突,或者说俄罗斯领导人是否有这种决心和打算,更是让人怀疑。

与此同时,还不能不考虑到俄罗斯国内复杂的民族宗教构成。俄罗斯在中东的主要支柱是信奉什叶派的伊朗和部分叙利亚人,而俄罗斯国内有2000多万穆斯林,其中95%是逊尼派。近日,沙特阿拉伯的55位阿訇指责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是“新十字军远征”,号召全世界逊尼派教徒团结起来对俄罗斯发动圣战。这是否会引发俄罗斯国内的动荡,值得高度关注。可以肯定的是,两次车臣战争不能不让俄罗斯心有余悸,国内的民族宗教因素将极大掣肘俄罗斯在中东的行为能力。

从西方的应对来看,俄罗斯虽然可能短期气势如虹,但缺乏可持续性。在汲取了上世纪80年代深度介入黎巴嫩和小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后,奥巴马尽量在中东适度抽身,避免深度卷入,他更不希望在中东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

奥巴马坚守“不做蠢事”的信条,在俄罗斯强势出击之际,美国的策略是避其锋芒。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坐视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为所欲为,因为乌克兰危机已经使美国在军事战略调整中将俄罗斯重新视为现实对手,而此次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行动更加重了美国对俄的担忧。可以看到,美国正采取一些见效慢但疗效长的举措对俄进行战略性的压制:一是改变在叙利亚培训反对派武装的策略,重点将培训对象转向库尔德武装;二是进一步强化与地区盟国,特别是土耳其、以色列和沙特的政策协调,以采取一致行动;三是强化北约在东欧和地中海的军事部署,将新成立的北约快反部队人数同3.5万提升至4万人,以显示抗衡俄罗斯的决心。

此外,中东乱局是历史长期形成的,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现实的多重利益纠葛剪不断、理还乱。俄罗斯在这里缺乏长期稳定的可靠伙伴。尽管伊朗与俄罗斯在支持巴沙尔方面有共同利益,但俄伊两国也存在诸多利益矛盾。

今年9月底在联合国大会午餐会上,奥巴马与普京同桌碰杯,而就在这次会面之后,俄罗斯迅速对叙利亚展开空袭。




一剂“猛药”治不了俄罗斯慢性病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肯定,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叙利亚和中东的战略格局。

多重力量博弈下,未来叙利亚局势以及围绕叙利亚的大国关系可能呈现出以下图景:

首先,在美国不希望与俄罗斯在叙利亚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俄军将帮助叙利亚政府军一定程度上收复失地,特别是巩固对大马士革、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及其周边地区的掌控,但不可能恢复对整个叙利亚的完全控制、不可能全面清剿“伊斯兰国”和各路反对派武装。在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后,巴沙尔政权也不太可能像美欧所期望的那样被迅速推翻,它或将与其他势力一起割据叙利亚不同地区,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参与到叙利亚未来的政治调解进程之中。

其次,俄美之间危机管控式的两军接触与对话机制可能恢复或者建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美关系的系统性“重启”。在美国看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军事行动的“不专业性”正给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因此美国对俄的战略压制不会放松,相反会进一步提升。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也将对俄采取“边走边看”策略,不会轻易相信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合作”态度,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不会轻易解除。

第三,迫于内忧外困的压力,也出于缓和乌克兰危机的考虑,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欧洲同美国的落差开始拉大。默克尔表示“叙利亚问题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无法得到解决”,容克也主张“争取与俄罗斯建立有益的关系”。预计,在明年对俄制裁到期后,欧盟有可能逐步放松对俄制裁。

第四,国际石油价格尽管因紧张的地缘政治气氛会出现短期上涨,但幅度不可能太大。这是由于目前国际石油市场上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而伊朗核协议的落实将让石油供应进一步上升。尽管美国的部分页岩油气生产近期暂停,但一旦油价高于60-70美元,很多油井将重新投入生产。

第五,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不会因叙利亚行动而迅速回升。与以往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并确定国际秩序的时代不同,当前大国之间战略博弈的实质是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竞争。新型大国战略竞争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更取决于它的科技创新力、文化吸引力和制度的弹性与活力。但俄罗斯近年来更多的还是把国际战略竞争的重心放在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域。实际上,俄罗斯在大国战略竞争中存在不只一块“短板”,经济结构失衡、金融自主性低、对国际油价的过度依赖等都极大限制了俄罗斯的国际战略影响。俄罗斯长期形成的“慢性病”不可能用空袭叙利亚这一剂“猛药”迅速全面地治愈。


凤凰大参考文章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3 18:58 , Processed in 0.0431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