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癌症高发都是红肉的“错”?真正致癌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0 10:2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吃肉,坊间流传很多谣言,其中流传最广的恐怕是红肉致癌。

网上随意一搜,就有数十万个相关结果,甚至有人说“吃红肉就是在吃毒”,一口都不敢碰。

可我们真的需要对红肉这么戒备吗?

红肉致癌没那么靠谱

红肉来自哺乳动物,生肉通常是红色,比如牛肉、猪肉、羊肉、鹿肉等等。

虽然人类在进化史上几乎一直没有离开过红肉,但它却也不断面对着各种争议和质疑。

在2015年,WHO甚至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由此在营养学界、畜产品加工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让一票吃肉群众感到胃中一紧,甚至“谈肉色变”。

可这么多年下来,也不断有研究人员驳斥这一观点:

达尔豪西大学流行病学家布拉德利・约翰逊领导了来自7个国家的14名研究人员和3名社区成员组成的小组,在《内科医学年鉴》上发布了一项荟萃分析。

用长达3年的时间,回顾和分析了,所有关于食用红肉或加工肉类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数据,其中关于全因死亡率的文章有61篇,关于红肉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联的文章有73 篇,涉及样本400多万。

为了评估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在随机对照试验上投放了更高的关注,此类研究数量不多,但变量可控,结果的因果关系也会更准确。

最终通过分析,科学家发现:只有低至极低的证据能表明,限制食用红肉的饮食可能对癌症死亡率和发病率产生影响,且这影响几近于无。

简单总结就是:红肉致癌的证据不充分。

这一研究的发布在《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卫报》等国外主流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更多人对“红肉致癌说”的说法产生了质疑。

就算研究结果不能尽信,但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红肉致癌依然有争议,它身上2A类致癌物的标签需更多实验和证据来证明。

也因此,对红肉我们完全不用做到因噎废食的地步。





native advertising




红肉不是毒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红肉之所以可能致癌,在于其补性。

《本草纲目》里说牛肉“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补益腰脚”;说羊肉“苦、甘、大热;缓中,补中益气”。《本草备要》认为猪肉“润肠胃,丰肌体,泽皮肤。多食则助热生痰。”因此基本可认为牛肉和羊肉补气功效明显,其中羊肉性质较热,而猪肉多吃则易生痰。

中医认为癌症的病机是痰湿瘀血,无论正虚与否,都有实邪的存在,过量食用红肉会助长实邪,因此主张适量食用。

疾病的发生不在于某个食物本身,更多的在于食物结构的均衡性,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可能产生危害。

红肉不是毒药,它的确可能增加了某种疾病的风险,但它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血红素铁,极易被人体吸收,此外红肉中还含有丰富的锌、硒、烟酸、维生素B12、硫胺、核黄素和磷等。

从营养学角度,适量食用红肉好处多。

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指出,畜肉摄入量在每日40-75克之间。避免油炸及烧烤以及腌制加工的肉品,多选炖、蒸、涮的烹调方式。

对于一些患慢性肾炎、心血管疾病、痛风等疾病患者,还是建议尽量减少红肉摄入,毕竟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钠等带来的风险相比,那点营养带来的益处就站不住脚了,建议选择用豆制品、鱼、虾等优质蛋白食物代替部分红肉。

真正致癌的4类食物

发霉、发苦的坚果

瓜子、花生是大家常吃的坚果。

但要注意发苦、发霉的千万不要吃,放进嘴里都要吐出来。因为这样的坚果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还具有强致畸、致癌性,是1类致癌物,靶器官主要是肝脏,中毒后轻则导致呕吐、腹痛、肝炎、黄疸,重则可致肝癌。

65℃以上的热食

家中长辈都爱说“趁热吃!趁热喝!”,殊不知趁热进食是非常不好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65℃以上的热食,容易对口腔和食管表面的黏膜造成损伤,反复如此,则可能导致食管癌。

所以大家不管吃什么都要耐心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被WHO列为1类致癌物。

它的致癌因素有两点:一是极高的含盐量,高盐饮食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黏膜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二是加工过程中,咸鱼会产生许多二甲基亚硝酸盐,一旦进入人体,可以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提升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的癌变风险。

因此,对于咸鱼之类的腌制品,能不吃就不吃,避免“癌从口入”。





酒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酒与包括肝、乳腺、口腔、食管、胰腺和结肠肿瘤等在内的多种癌症有关。

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是全方面的,导致癌症的具体机制因癌症种类不同而不同,比如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酒精导致性激素调节失调,从而导致乳腺癌;酒精也会增加吸烟者患头颈部癌症的风险,因为它会增加烟草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酒精单就健康威胁性来看,可谓是“全面开花”。

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大家能戒就戒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8 06:26 , Processed in 0.0394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