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22:52: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
 
    ——随笔·五千零一十二
 
  出小区大门,就是体校击剑馆的停车场。
  如今的孩子金贵,望子成龙的愿望也更甚了;因此,带孩子学击剑的特多。
  到了散场时分,小区门外不说人山人海,也堪称水泄不通。
  有的父母,开来自家车,打开后备箱,把孩子的击剑用具包往后备箱里一扔,孩子爬上车的后座……家长,上了驾驶座,系好安全带后,一踩油门,车一溜烟走了。
  而有的家长,开来两轮电瓶车,一手扶着车,一手将孩子挟上车,再把击剑用具包塞给孩子、让其抱着;自己,这才跨上车……上车后,因空间小、不好驾驶,又要说孩子一番等等。
  看到了这些,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咋做、说什么呢?
  许,我会说——孩子,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所以,你得努力,别像爸……
  可,我又想——孩子,会不会就真的觉得是爸爸不好、没给他创造优越的条件……孩子,会不会觉得,创造优越的条件、是爸爸们应尽的义务呢?
  「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是父母们审视自己,也是自责;这,是教给孩子方法,自然要比只责怪孩子好得多。
  然,如果孩子没有领悟,把「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当成结论,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完蛋了。
  显然,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也是要讲究时机的;时机不对,领悟反了,就可能走向另一面。
  纠结这些,是因为我最近写了篇〈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不敢说该文写的多好,但至少符合做学问的规矩,且比较含蓄,不再咄咄逼人。
  如是,我想到早年与台湾作家江明树的交往,想到江兄说过,「你骂李敖。李敖若是看得起你,才会回骂你」。
  翻翻当年我批评李敖的文章,虽说的大多都是对的,然,有些不太符合做学问的规矩,也少了含蓄,而多了咄咄逼人……此刻,我在想,如果我当年能写出〈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这样的文章,或许,早有一场与李敖的大论战。
  当然,前提是——李敖,得会审视自己,而不自以为是;因,李敖在〈播种者胡适〉中的「东风来了,来自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民国六年的九月里,北京大学来了一个二十六岁的新教授……北京大学热闹起来了!梁山泊上又是添了几条好汉,他们是:胡适之、刘半农(复)、周豫才(鲁迅)、周岂明(作人)……」肯定是错的——我在〈李敖顾晓军留下了什么〉与〈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中都证明——鲁迅是1920年秋后才接触到北大的(《鲁迅年谱》也证明了这一点)。
  审视自己,很重要。世间的文人,往往善于引导他人,而不善于审视自己。
  而世间的麻烦,也多因为只会引导他人。
  麻烦,因此而生。
 
              顾晓军 2023-12-4
 
 

顾晓军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png (175.93 KB, 下载次数: 12)

顾晓军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png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21 13:46 , Processed in 0.0430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