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样板戏:县委大院里 竟然没有一个腐败分子?(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有话说


  《县委大院》,很火,关注度极高,我跟风追了几集,真是失望之极。

  这部年度大戏,汇聚了中国电视剧的顶级精英,堪称国剧界的世界杯。

  出品方是正午阳光,国剧良心,精品保证,历史上曾制作过《琅琊榜》《欢乐颂》《伪装者》《大江大河》……在其前身“山影”时代,还有《战长沙》《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

  正午阳光的灵魂孔笙亲自出马执导,演员阵容更是空前,我们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容,胡歌、吴越、李光洁、黄磊、尤勇、刘涛、万茜、张新成;连跑龙套的都是老戏骨,孙淳、黄觉……可以说群星荟萃。

  从技术上讲,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炉火纯青,每一个小角色都很出彩,但战术上的成功掩盖不了战略上的失败,这么多优秀演员的装点,也无法粉饰整体上剧本的平庸、故事的失败。

  整个剧情太假,太虚,太悬浮,流于表面,没有揭示出基层生态的深层次矛盾。梅晓歌好像很忙,事务繁多,难题棘手,这是基层的客观状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他的解决方式就是,整天浸泡在大词、空话之中,然后当事人就被感化,问题就解决了。

  这不是官场剧,这是玄幻剧。

  而且,为表现他们的忙碌,也是胡乱加戏,完全失真。

  一个县委书记(黄磊饰),日理万机,不可能亲自到一个钉子户(尤勇饰)家协商拆迁问题,而且是在没有任何成熟预案的情况下空谈一番,做思想工作,这是一线具体办事员的活儿。

  一个县长(吴越饰),因为村民家暴,亲自带领公安到男方单位为女性仗义执言,她是一县之长,不是个普通妇联干部。

  编剧和导演没有真正到基层体验官场生活,十多年前有部纪录片《书记》,原生态地记录了一名县委书记的日常工作状态,县长书记确实每天都忙得脚打后脑勺,但他们的忙,不是那种层次的忙。



  至于主角梅晓歌,胡歌拼命想装出体制内的成熟稳重油腻,一身厅局风,但真不像个县委书记,更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基层一把手,方面大员,不像部委厅局这种条条上的官员,三公九卿,坐而论道,古人有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基层是社会矛盾高发区,在尖锐的矛盾中,需要硬碰硬解决问题,摸爬滚打,没有点手段是混不下去的。

  中国一个县,方圆几百里,居民几十万人,就像一个欧洲小国。当一把手,威权之重,责任之深,压力之大,要镇得住场面,多少都带点霸气、匪气、痞子气。书卷气太重,气场不够。



  所以,我说胡歌演的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的气质作风,言谈举止,处理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都是典型的大学生村官式的。

  为什么演不像?不是胡歌演技脱线,而是没有生活。因为他是个明星,一出道走的就是市场化路线,商业文明的产物,没有一天在体制内混过,那种机关工作,那种人际关系,那种官场文化,他从来没接触过。

  同样演一把手,那些老戏骨们往往能神似,例如领导专业户唐国强,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威严和霸气。唐国强曾经与胡歌一样都是奶油小生,为什么气质这么像老干部呢?因为有生活,唐国强出道就在军队大院八一厂当演员,在体制内泡了几十年,耳濡目染,那套明规则潜规则他都懂。



  《县委大院》最大的失败,是立场偏了,价值观问题,没有真正落实群众路线。在这部剧里,目前为止,凡是干部都是好人。

  其中,一把手梅晓歌,简直完美,内圣外王,春风化雨,别说当县官,当国家领导人你都挑不出毛病。

  他的下属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有些是平衡不好家庭,有些是工作比较鸡贼,有些是作风存在生硬,但这些瑕疵主要是为了映衬主角光环,在梅晓歌的团结和感召下,他们一个个改正错误,公而忘私,顾全大局,不断进步。

  县委大院里,竟然没有一个腐败分子,基层还需不需要纪检委?似乎光明县没有这个设置。

  那人们疑惑,社会矛盾哪来的呢?大都是群众素质太低,不明事理,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缺乏大局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跟不上领导的节奏,反正都是刁民惹的祸。

  总之,主角必须是完人,高大全,主角光环加持,不能有任何缺陷,干部个个是圣贤,落后分子非愚即劣……就这,这不是新样板戏吗?

  即便在主旋律作品里,《县委大院》还不如五年前的《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至少不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腐败与反腐败,是敌我矛盾,是生死搏斗。

  作者周梅森的小说我基本都读过,影视剧也看过几部,像《我主沉浮》《我本英雄》《国家公诉》《绝对权力》,“我主”暗写当时著名的江苏铁本事件,来龙去脉比较靠谱,求治心切,发展心切,打擦边球,急功近利,那是真实的地方干部的心态和作为。

native advertising



  比《人民的名义》更有力度的,是二十年前的《绝对权力》(小说同名),应该是周梅森剧的巅峰。《绝对权力》好在哪儿?好在不脸谱化,剧里的好干部不是焦裕禄式的、梅晓歌式的,而是优点与缺点都非常突出。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市委书记齐全盛(唐国强饰),真是霸气侧漏!一方面聚精会神谋发展,为地方GDP殚精竭虑,不惜一切;另一方面家长制遗风,说一不二,乾纲独断,那种一把手的专横和跋扈,也是不假辞色。



  剧中的反派大BOSS,尺度恐怕也是现在难以重现的。斯琴高娃演的女市长,是隐藏很深的腐败分子。剧中有一个细节,她的秘书,是心腹,为领导干了不少脏活,最后想提拔,同样需要提一箱钱给她送去。这恐怕是当年的官场潜规则:即便是亲信,数额也不能少,只不过基于信任敢直接收,保证兑现;如果不是亲信,你想送都找不到门路。

  现实中暴露出的腐败分子和案件,触目惊心,反腐剧的情节可能更贴近真相。当年阻挠《人民的名义》的高官后来也落马了,人们才一管窥豹:即便是一个政治小团伙,紧密勾结,休戚与共,也得送送“小海鲜”,才能获得升迁机会。







  最后,我要说,即便是周梅森的反腐剧,虽然符合现实主义,其实艺术价值也一般,模式化,套路化。《人民的名义》《绝对权力》,戏剧冲突强,有好人与好人之间的较量,也有好人与坏人之间的斗争,当然最根本的主轴还是邪不胜正,正义战胜邪恶。



  周梅森剧本质上还是一部旧瓶装新酒的青天戏,光以人民的名义是不够的,人民需要的不是青天,而是权利,是制度,是法治。

  官场文学,更写实的还有王跃文、肖仁福,那展示的是更原生态的官场生活,纤毫毕现,往往没有《县委大院》里的正午阳光,充斥的是体制内人的沉闷、琐碎、焦虑、无奈、一地鸡毛。真实的基层公务员群体,干部也是人,饮食男女,七情六欲,人性是立体和多样化的,例如最近同时火的这两名副区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9 02:24 , Processed in 0.0564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