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人之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4:5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主席除了在军事、政治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之外,在文化领域同样成绩斐然,无论是诗词、文章,还是书法,都自成一派,造诣极深。

另外,毛主席对文化界的发展也非常关注,比如建国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建国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都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毛主席与文化界人士的交往,也留下了很多佳话。


1926年5月,毛主席与著名诗人柳亚子相识,两人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在诗词上也多有唱和,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柳亚子曾经说:“毛润之日理万机,不可能多有吟咏,因此他的诗词质胜于量,而我的诗量过于质。”

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当时身在重庆的柳亚子闻讯后,大喜过望,立即前去拜访。

这次相见,还留下了一段足以流传千古的佳话,就是《沁园春·雪》的发表。

当时柳亚子向毛主席请教《七律·长征》,毛主席说自己还有一首《沁园春·雪》,请先生指教。柳亚子看完后,激动不已,赞叹道:“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在柳亚子的推荐下,这首词发表在了《新民报》,立刻引起了轰动,成为千古绝唱。


沈尹默是著名书法家,跟毛主席也是惺惺相惜。1959年,沈尹默赴北京参加人大与政协会议,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毛主席对沈尹默早有耳闻,所以两人一见面,毛主席便握住了沈尹默的手,说:“沈先生,你做的工作很出色,人民很满意,很感谢你!”

面对毛主席的称赞,沈尹默连声道谢。不过,沈尹默也有一桩烦心事,就是他当时正准备加入共产党,但是其他的党派也都对他发出了邀请,让他一时难以抉择,于是就借着这个机会,向毛主席请教该如何处理。

毛主席听完后,笑着说:“沈先生不必烦恼,我倒觉得,还是在党外好。”

毛主席的这句话,让沈尹默的眉头舒缓开来,不再为此事发愁。


1962年,毛主席邀请了文化界许多知名人士,如马一浮、谢无量、章士钊、熊十力、沈尹默等人,召开了一场关于中国诗歌的文艺座谈会。在会上,毛主席从先秦时代的楚辞,到汉赋,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对大家说:“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拙见,还请各位斧正。”

这一幕,给沈尹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上海家中后,对夫人褚保权说:“毛主席不仅虚若怀谷,而且博学多才,特别是他对古诗词的造诣很深。”

1951年3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前夕,梅兰芳被任命为首任院长。接到任命后,梅兰芳随即准备了一套册页,托人送给毛主席,请他为即将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

毛主席接到册页后,欣然应允,开始挥毫泼墨,但写了好几次都觉得不满意,连续换了几张纸后,才终于完成了题词。

当梅兰芳收到毛主席的题词后,一看不是之前那套册页,还担忧地问:“是不是我们送去的纸不好?”


工作人员解释说:“梅先生,不是纸不好,而是主席连写了几次,都觉得不满意,所以才有了您手上的这幅题词。”

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后,梅兰芳深受感动,感慨地说:“写字虽是件小事,但在毛主席心中却重如千钧,他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1958年,梅兰芳亲自挂帅,带领剧团开启巡演,先后去了湖南、湖北、江苏等地。毛主席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说:“这是好事,梅先生亲自出马,各地的老百姓们可要大饱耳福了!”

当梅兰芳结束巡演后,回京参加国务会议,毛主席一见到他,就亲切地问道:“这些天你辛苦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毛主席的每一个问题,梅兰芳都做了回答,最后,毛主席还嘱咐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唱戏也是如此,要注意身体。”

面对毛主席的关怀,梅兰芳大为感动,会议结束后,梅兰芳回到家中,对家人说:“今天见到了毛主席,他一直操劳国家大事,却还叮嘱我注意身体,对我如此关心,真是令人感动!”


著名作家严文井年轻时发表过不少作品,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面对自己的成绩和外界的叫好声,严文井有些志得意满,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负得很呀”!

1938年5月,当他来到延安后,还是没有改掉身上的这个毛病,也弄了很多不愉快。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毛主席邀请了一些文艺界人士座谈,严文井也在受邀之列。

在杨家岭的窑洞里,严文井与毛主席整整谈了一天,当他结束长谈后,顶着星光返回自己的住处时,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从那之后,他身上的“自负”就消失不见了。

原来,那天的谈话,毛主席没有跟他讨论马列主义,而是谈了一些天文地理、人间百态,让严文井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让严文井佩服的是,毛主席在谈话中虽然没有出现过马列主义的字眼,但句句都把马列主义融入到了其中,让他事后回味无穷。

后来,严文井感慨地说:“当时我回想着和主席相处的一幕幕,我心里说:这个人呀,现在他让我为他去死,我都干!”


自古“文人相轻”,让他们真心佩服一个人,并不容易,但是,毛主席却以渊博的知识、高远的境界,让几乎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佩服他,这就太不容易了!

历史客栈这段时间一直在做“毛主席点评历代皇帝、名将、文人、名著”系列,对毛主席无所不包的渊博知识深有感触,即使是皓首穷经的老学者,恐怕也很少有人能比他看的书还多,更别说在理解上的高度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毛主席每天还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国事,在闲暇之余能做到这些,就更让人惊为天人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5 17:09 , Processed in 0.0395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