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潮和流感爆发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00:5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所有传染病一样,流感病毒的暴发离不开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如果寒潮能够影响这三个要素,那么,我们可以说寒潮与流感暴发是有关系的。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这个问题,我逐一分析一下。

  1. 传染源

  导致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是禽类,另外,人,猪,猫,马,鲸,雪貂和海豹等也可以感染流感病毒,它们无一例外都能作为传染源。

  寒潮对于野生禽类和动物的影响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就避开这个不说....

  然后就是人。大家都知道流感是有季节性的,大家常说的季节性流感指的是人流感病毒,也就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H2和H3型。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一个高发期,一般在冬季和冬春交际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天冷的时候高发。

  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人们在冬天更喜欢呆在屋子里,同时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们更喜欢关闭窗户,导致室内外空气缺乏流通。如果同一间屋子里有一个传染源,那么他排出的流感病毒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聚积,这便增加了同屋中易感人群的感染率。

  2) 以往的研究表明,流感病毒颗粒在温度较低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维持感染性。比如流感病毒在30℃的时候无法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而在20℃时的传播能力不如在5℃的时候。关于低温如何更好地维持流感病毒感染性的机制还没有搞清楚,不过很多证据都表明流感病毒在较低的温度时“活”的更好。

  2.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人流感病毒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目前仅发现禽流感病毒通过接触途径在禽与人和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

  有研究专门比较了温度和湿度对于这两种传播途径的影响,结论很简单:

  1)对于通过空气传播的人流感病毒,其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气溶胶的形成,从而影响流感病毒的传播。总体来说:高温传播效率低,低温传播效率高,高湿传播效率低,低湿传播效率高。

  2)对于通过接触途径传播的禽流感病毒,温度和湿度都不影响其传播能力。

  3. 易感人群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感冒就是着凉了。

  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感冒,也就是所谓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鼻病毒,而寒冷并不是感冒的病因。

  那么,寒冷会间接影响人体对于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吗?答案是:会!

  流行病学研究确实发现了寒冷和感冒等疾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是,暴露于寒冷或者是体温过低,能够增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风险。

  不过,确切的机制还没有搞清楚。科学家们推测原因可能是寒冷能够导致呼吸道出现病理反应,比如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缩和呼吸道粘膜免疫抑制。

  在为这个问答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篇还不错的科普文(Cold Air and Colds,http://www.drgreene.com/qa-articles/cold-air-colds/),作者Alan Greene列举了一些寒冷导致感冒发生的原因,我简要总结一下他的观点,供参考:

  1)寒冷会影响呼吸道重要的抵御屏障——粘液运输。冷空气刺激粘液的分泌,呼吸道粘液变厚影响粘膜纤毛功能,导致病原体不容易被清除;

  2)冷空气会影响鼻子的功能。鼻腔很重要的功能是调节吸入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鼻腔吸入冷空气后,鼻腔粘毛细血管会扩张而充盈更多的血液来加热空气,而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鼻塞,再加上鼻腔内粘液的分泌增加,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会受到削弱;

  3)冷空气会直接影响肺部,导致组胺分泌增加,这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建议:

  1)在寒冷的户外,应用鼻呼吸以防止冷空气进入肺部(用嘴呼吸对空气加热能力较弱);

  2)多喝水,降低呼吸道粘液厚度以增加粘膜纤毛的清除能力;

  3)勤洗手;

  4)尽可能不要接触病人。

  总体来说,我的观点是:寒潮来了,注意保暖,不要逞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26 18:27:22 | 只看该作者
风寒性感冒与极寒天气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31 07:26:0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得流感的很多,尤其是小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6 23:17 , Processed in 0.0573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