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洗后有毒的水果千万别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23:5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洗水果,你进误区了吗?
  1用洗米水
  很多人喜欢用洗米水洗菜,认为这有利于蔬菜的营养不被流失掉,但这种做法却是大错特错!
  食用米也有农药、虫卵残留的问题,除了有用脏水洗菜的问题外,洗米水通常都只有一盆,水量不足以洗去农药,蔬菜浸泡其中,一锅洗米水就变成了农药池,那锅水都比未洗的蔬菜还脏了,怎么还会用来继续洗菜呢?
  2用盐水
  用盐水洗蔬果是生活中常见的方式之一,理由是食盐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清洗掉水果表面的细菌。
  但其实,用淡盐水洗蔬果的方法并不科学,淡盐水主要功效是溶解蛋白质,很难有效去除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甚至有资料显示盐还会使农药更稳定。
  盐水可使虫卵、蛀虫等较易掉落,但是盐巴会降低水的清洁能力,而且若盐的浓度太高,会形成渗透压,让水中农药反而进入蔬果中,适得其反。
  3延长浸泡时间
  农残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有机磷,而这种物质不是水溶性的,所以浸泡并不能起到作用。而且,将蔬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残留的农药就会分解在水里,形成一定浓度,使蔬菜表面留下农药。尤其像卷心菜、菠菜等叶类蔬菜,长时间泡在水中,对于去除农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因此蔬果不建议浸泡超过30分钟以上,因为除了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外,且水中能溶解的农药有限,等于干净了又被污染,造成水中农药跟蔬果的农药一样多。
  4放到温水里泡一泡
  有人认为,用热水长时间泡蔬果可以除去蔬果表皮的蜡。
  但其实,水温过高会破坏水果的口感,而浸泡则会起到反效果。将水果长时间泡在水里,可能导致农药残留物、微生物菌等有害物质渗入果肉,不仅达不到清洗的目的,还会越洗越“脏”。
  建议:在温度适中的热水里“搪一搪”,就可以使蔬果表皮的蜡遇热融化,但水温不宜太高,也不要浸泡。
  5蔬果清洁剂
 很多含有界面活性剂,且成分复杂,使用后应再用大量清水冲干净,以免造成二次残留的问题。
  6用蔬果清洗臭氧机
  用蔬果清洗臭氧机只能去除蔬果表面的农药,洗净力跟水差不多,而且许多农药非臭氧所能破坏,且有些蔬果含有氮,与臭氧反应后会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且万一臭氧外泄可能有健康上的风险。
  清除蔬果农药残余的4大法宝
  1去皮—香蕉皮、橘子皮都要洗
  农药大多残留于蔬果表面,除去外皮就已大大减少接触到农药的机会。除去外皮之前,蔬果要清洗过。
  如果发现橘子保存很久而不长霉,剥开时发现果肉已败坏,但外皮还未发霉,就要怀疑有可能喷洒过多的杀菌剂。所以建议即使是去皮吃的水果,如柑橘、香蕉、荔枝、奇异果等,还是要清洗过再食用,双手才不会沾染到外皮残留的药剂,将农药吃下肚。
  2室温挥发-放通风处2天
  作物被施用农药后,其残留量会随时间降低,当环境温度愈高,残留农药会挥发得愈快,阳光中的紫外线也会破坏农药,而蔬果表面的农药因曝露在空气中,也会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氧化反应,加速农药的分解。
  所以,买回来的蔬果只要放于室温下通风处2天即可破坏农药成分。专家建议,像一般包叶菜类只要外面的绿叶不要拔掉,可在常温下存放好几天,让农药自然地代谢掉。
  3水洗-先浸后洗效果最好
  蔬果食用前都应以“浸泡、流动、刷洗、切除”四原则好好清洗,也就是先浸泡,再以流动小水冲洗,再开大水并用软毛刷洗,最后去切除蒂头与根部。
  清洗的时候,先不要将蔬果去皮,然后浸泡在充满水的盆子里,接著打开水龙头,开小小的水呈一直线,不要断断续续太小了,浸泡著让水不断流动,以流动清水浸泡15分钟,农药大多是水溶性的,可使蔬果表面的农药不断地被水溶解并带走。
  4高温加热-汆烫后的菜汤不要喝
  高温除了有杀菌的功效外,多数农药会被挥发、分解掉,所以最好汆烫后食用,不仅可去除农药,还可去除硝酸盐、草酸盐等有害物质。尤其是青椒这类易施打系统性农药的作物,完全洗净后最好切丝汆烫1分钟左右,表皮下的农药就可溶解出来。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5 19:53 , Processed in 0.0571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