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瀾雨

對於父母親這些老人家,春節是他們與親朋好友難得相聚的時候,所以當媽接到我電話時便迫不及待地要與我匯報各家的近況。

大伯父家堂妹夫妻倆都屬於高收入階層。婆婆有兩個兒子,小兒子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婆婆告知財產全留給二兒子,但過日子還是跟著大兒子過,他們負責養老送終。對於財產的分配堂妹沒有異議,只是想到和公婆住在一個屋簷下幾十年的日子,心裡就有種說不出的苦悶和抑鬱。大伯母勸到:「行了,每天進門有現成的飯吃,孩子有人給帶,還有什麼不知足的。」聽了這話,哭笑不得。心想她是寧願自己做飯,忙著從課後班接孩子也不想要這份強加給她的「幫助」。

二伯父家的堂弟和堂妹。堂弟夫婦倆工作生活在西安,有一個男孩,孩子一生下來就跟著二伯父、二伯母在北京。這麼多年來,堂弟倆口子也曾試著讓孩子回到自己身邊,無奈老人捨不得孫子,也就作罷。去年二伯父中風,老倆口沒有精力照顧孫子了。孩子回到了父母身邊,可學習卻跟不上,只好留級。「哎,你說一個是高級工程師,一個是北師大畢業的中學老師,怎麼就把孫子教成了這樣呢?多大的責任啊!」媽在電話裡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若有所思的樣子。

堂妹在同樓不同層買了房子。他們除了睡覺回自己那兒,飯是要在父母這兒吃的。這樣親密無間的日子,結果卻是女婿再也不想登丈母娘家的門,並且還喊著要跟堂妹離婚。聽到這裡,我不禁由衷感歎:人們啊,為什麼要周而復始的重複著同樣的故事? ,為什麼還要繼續這所謂互相付出、互相傷害、互相覺得委屈的戲碼?難道只有這樣才感覺是親情的體現,才覺得過得有意思?

聽了這些令人費解的故事,明白大家還是會擺出一堆理由,彷彿日子只能是這麼個過法。想起十幾年前還住公寓的時候,有一天樓下搬進了一對美國老夫婦。老倆口是從佛羅里達來加州看兒子的,因兒子家離這裡很近,他們就在這兒租了個一室一廳的公寓,準備住上三個月。

兒子家是個三房兩廳的獨立屋,只住著兒子、兒媳和兩歲的小孫子。照理說,父母遠道而來,住在兒子家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老人們卻寧願每月花八百塊在外面租公寓,也不去住兒子家,為的是雙方都能有自己的空間。一到周末,老先生老太太就帶著做的好吃的與兒子一家歡聚。每次都高高興興地去,高高興興地回。兒媳是全職太太,因為公婆的到來,她有事就把孩子送到婆婆這兒來,每次送孩子時都很客氣地感謝婆婆的幫忙,讓人感覺婆媳之間的關係輕鬆簡單而美好。三個月後,老先生老太太說真的很開心很滿足與兒子一家度過的美好時光,明年會再來。

不一樣的觀念,不一樣的思維模式,但文化是可以借鑑和學習的,不是嗎?難道家庭和親情,真需要剪不斷、理還亂嗎?


                                  世界新聞網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7 03:00 , Processed in 0.552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