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恒的红色经典 北京212吉普车的前世今生(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0:3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心中,关于汽车的记忆可谓点滴琐碎,人们印象中除了“老解放”,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经典形象。如果说“解放”代表着凝重和宽厚,那么这种汽车则更像是一个顽皮、轻盈的精灵。在无数的电影、电视剧中,在大院的孩子们爬上它发动机前盖的欢声笑语中,在共和国几十年汽车工业的发展之路中,它的形象早已被定格,它就是中国自产的第一代轻型越野车中最辉煌的杰作—北京212(BJ-212)。除了“212”这个亲切的乳名之外,人民还给它起过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北京吉普”。想当年,凡是刚刚有了点儿积蓄,又做着汽车梦的车迷,都会把拥有一辆BJ-212作为一个美好的梦……


  

  
说起吉普的前身不得不提美军的“威利斯”吉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军采用仅重250千克的四轮驱动越野车,由威利斯公司设计制造,这就是美国大兵引以为傲的“威利斯”吉普。解放战争期间,美国曾经向蒋介石提供了大批援助,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威利斯”吉普。


  

  
当然,托“运输大队长”的福,这些“威利斯”吉普有相当一部分都到了解放军官兵的手中,很多人就是从那个时刻知道了“威利斯”MA、“威利斯”MB等一代经典车型。自此,这支红色的队伍开始了与美制轻型越野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连毛主席在南苑机场阅兵的时候,乘坐的也是美制“威利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战争的继续和抗美援朝前线作战的迫切需要使新生的共和国开始大量进口汽车。这一时期主要以苏式汽车为主,截至1957年底,军队的汽车装备总数已达92000余辆,其中苏式汽车占70%以上。当时部队的轻型越野车除缴获的美制产品之外,基本以苏联制“嘎斯”69为主


  

  
但是大量的苏时汽车是领袖们警惕起来国防的重任不能交给舶来品自行生产军用汽车已经刻不容缓当时重庆456厂挑起了重任。在美制M38A1吉普的基础上58 年5月生产出了第一辆样车新车被正式命名为“长江”46型。作为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0.5吨级越野车,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长江”46首次亮相。


  

  
20 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再也无法引进苏式装备的情况下,我军战术指挥车一下子失去了供应来源。于是,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一定要尽快开发出部队装备用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呈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建议以研制成功“东方红”轿车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为基地,生产轻型越野车。1961年元月,国防科委批准了上述建议,确定新越野车的生产车型型号为210


  

  
1963 年4月,北汽先后试制出300多辆BJ-210轻型越野车,后经部队试验和使用得到一致好评。1964年,在全国新产品展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根据张爱萍上将的批示。在BJ-210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车身稍大、四门、双排座、的军用指挥车,其性能指标不能低于“嘎斯”69。六个月后,便试制出了BJ- 211和BJ-212两型样车当时正好赶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来京开会。会议期间,他们对BJ-210、BJ-211和BJ-212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一致认为BJ-212各项性能比较突出。于是,罗瑞卿总参谋长拍板定案,决定选用BJ-212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京212吉普


  

  
966 年8月后,毛泽东在北京多次接见“红卫兵”,其中1966年11月10日和11月26日是乘北京212沿东西长安街和西郊机场的跑道行驶,“检阅”了汇集在街旁的百余万“红卫兵”。于是,拥有历史烙印的北京212,在领袖和红卫兵的身影中,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开始了它40多年的传奇


  

  
** 后期,中央决定开展"三*两*"活动,大量的军队干部来到地方参与行政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军队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大都乘坐北京吉普,而地方地、县一级干部却罕有座车,军队的北京212有时也为他们所用。方便快捷的北京212于是引起他们的高度兴趣,通过各种关系,北京212开始流向地方,由军用装备变成民用商品。,地方上通称"北京吉普"。


  


  

  


  BJ- 212为五座乘用车,双侧车门的布置和形状,车后座紧接与车身后侧壁同高的货台,行李箱布置在货台下,于车后开门,主油箱布置于行李箱下,副油箱布置于驾驶员座位下,通过驾驶员座位旁的转换开关切换供油。这些特点和“嘎斯”69相似。BJ—212A后座顺车身侧壁布置两排折叠座椅,定员8人,和“嘎斯”69M相似

  

  
BJ- 212排量2.5L,共有3档,四轮驱动,最快时速可达120-130公里,综合油耗百公里14升。1966年初三个部委的相关专家对BJ-212进行了全面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指标甚至超过了嘎斯69的技术水平。从1966年开始,BJ-212实现量产


  

  
BJ-212采用可拆式软顶,主要用于指挥员乘用,武器运载平台以及其他用途。该车采用前后硬轴、钢板悬挂,轴距短,离地间隙高,具有非常强的越野能力。车辆的基础设计相当坚固。装备解放军部队后,该型车的主要用途是做指挥员的乘用车,也有一些用于武器运载平台和其他用途


  


  

  


  75式105毫米无后座力炮炮车:使用BJ-212A为底盘,后轴后部车身被缩短,并形成一个向下的斜面,避免火炮射击时尾焰被后车体阻挡。搭载1门75式105毫米无后座力炮和炮组人员。一些车辆还在风挡上开出一个下凹狭缝以容纳放低后的炮管。

  

  
63式多管火箭炮车:使用BJ212底盘,在后部货台上装1门63式多管火箭炮。1968年中国大规模援助阿尔巴尼亚军事装备时,该车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北京吉普212系列能红遍大江南北数十载与北汽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无关系,80年代,北汽与克莱斯勒合资生产“切诺基”越野车,北京吉普212已尽显老态,北汽在消化“切诺基”技术的基础上,对“212”不断实施年度型改进与新技术的嫁接。仅仅几年间,BJ-212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先后演变为BJ一 212L、BJ一2020N、BJ一2020S“S”系列车1994年曾创下销量42000辆的记录


  

  
老百姓对北京吉普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大概由于从外形来说,它是中国公务用车最为朴实无华的一款。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多元化,BJ-212及后来者便逐渐淡出了公务车的名单。然而,老百姓依然对其抱有浓厚兴趣,街头巷尾,山间江边,到处都能看到BJ-212在飞驰。当年的驾校用车很多也都是用BJ —212。由于普及率实在是太大,以至于直到现在,BJ-212的各种配件在全国最偏僻的小镇上都能找到销售。无数的人在用一张张的图片和一行行文字,来诉说着对这个经典车型的怀念。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3 10:59 , Processed in 0.0411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