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迷 -- 浓雾散去后,马克思主义依然不是社会发展的真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9:4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驴兄发了长文,宣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断言,整个现代世界,依然在马克思主义前面“发抖”;特别是“最发达的国家”,抖得最厉害。这是我近年在海外中文论坛上,读到的吹捧马克思主义最明显、最专业的一篇文章。从驴兄后来和网友的对话中,得知他以前是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专业人士,就是说他不是像网上有些人那样随口乱讲,不值一辩。那么,他的文章,就涉及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本质的问题。这里,想就驴兄的观点,说些自已的不同看法,以期就教于像驴兄这样的专业人士。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经济学的,只是一名有着普通工科学生背景的技术人员。但对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和其它著作,在青年时代可以说是认认真真地拜读过。别说,还真得感谢那个只提倡读《红楼梦》和马列原著的年代,让自已有所收获。所以自认不是驴兄所指的“被雾迷住双眼”的“根本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人。而且,也是自愿接受驴兄“欺负”的、弄斧到班门的人。

先引驴兄一句话:“东西方共认的是:他(指马克思)结束了古典经济学”。驴兄所谈的“结束”,我理解是指马克思作为新经济学的代表,“结束”了古典经济学,开创了对新时代有指导意义的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不然说它仍是古典学说,怎能对现代社会有指导意义呢。属于新或旧,各派可以有自己不同看法;把“古典”的线画在哪里,也是可以争鸣的话题。但这里的问题,是驴兄所说“东西方共认”;这是为了抬高马克思经济学历史地位的溢美之词。仅举一个为例:美国现代的经济学家,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他算不算著名,我不想说;但至少不是无名之辈),在他的经济学史著作《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中,用五章的篇幅来讨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其后,还有一章讨论马克思同期的经济学家穆勒。所以,“有些”经济学家并不像驴兄说的那样,“共认”是马克思结束的古典经济学。更严重的,是把马克思经济学本身,也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一部分!不知驴兄的“共认”是从何说起的。像这样为溢美的硬伤,在驴兄的大作里屡次出现,不能说是无心之误。

再引驴兄大作:“马克思抽象提炼出劳动价值说。认为商品的价值唯一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这个学说很激进,但马克思把前提设定成现代社会是一个全商品社会。”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为生产这件商品的劳动,这不是马克思的发明。早在他之前的亚当。斯密,和后来的大卫。李嘉图,都有过明确的阐述。马克思的信徒们,没能更改历史事实;同样,驴兄也没犯前面的错误。但他用了“抽象提炼出”这几个字,具体怎么回事,还望驴兄赐教。(人家有个东西在那,你换个方法,还是同一个东西,就成立抽象的了?)这是一。二,更重要的问题是在驴兄所说的“唯一决定于”。在马的生活时代,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下的,交换也限制在很小的范围。那时要拿个简单手工劳动和计件工资的例子,说明收到五元工资的工人,给产品上增加了10元价值,那这多余的五元,都是工人劳动时创造出来的,所以是唯一的。这么讲,尽管忽略了生产过程中附加在该产品上的其它价值,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以此作为自己经济理论的基石,无视产品价值在其它生产环节、在投资风险、在储藏运输、在买卖等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增值减值事实,孤注一掷,认定这个被占有的“剩余价值”,就是造成工人贫困、资本家富有的“唯一”源泉。从而推论出阶级斗争不可协调,公有制是唯一出路,资本主义终将在全世界范围里全面毁灭这些近似于先知的预言。尽管马克思穷平生的精力,读书万卷,想为自己早期的这个经济理论填补充实,引经据典充满了巨著《资本论》;但先天的不足,如上面提到的“唯一”,还有“把前提设定成现代社会是一个全商品社会”(而事实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在世界的任何国家,都没有一个全部是商品的商品社会。)等等,使他的政治经济理论没有通过他身后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考核---无论在他生活过的资本主义的世界,还是在他信徒创造的社会主义世界。

驴兄还说,“可以这样说,整个西方经济学,都因为要绕过马克思,而改变了途经。”如果这只是驴兄的个人随想,不提也罢。但如果是负责任的经济理论史,驴兄应该给出站得住脚的证明。就我的一点浅薄知识而言,我认为这不是历史事实。远的不论,就二战后六十多年的世界经济理论而言,就不存在要“绕过马克思”的顾虑。以马克。斯考森(Mark Skousen)的《现代经济学的历程》为例,他例举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每一位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顺便说一句,他把马克思看为了古典经济学的“结束”,而不是马结束了古典经济学),讲解现代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中的蜕变和演化,没有要绕过任何人的意思。更强调的是,当今世界经济状况瞬息万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理论能概括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变化,很多状态是前所未见的。假如驴兄认为这是事实求是的分析,那从何而来的“绕过”和“发抖”呢?

要说绕过,其实最先要绕过马克思的,正是他的追随者们。对于马克思从自己经济理论中导出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宣传和鼓动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率先给以修正的。这段历史,我想,驴兄一定清楚。就是说,在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批判封杀的同时,一些信奉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也从社会发展并没有按马克思预言那样出现的事实中,从理性看待贫富现象的思考中,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有通过和平、民主、改良和退让,达到缓解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向文明转化的可能性;并积极给予实践。还真要感谢这些“修正主义”者:今天欧洲先进国家的政治体制里,都带有社会民主的基因。在美国,代表着产业工人的工会,也是承传了欧洲社会民主政党的理念政治组织。

我从来不反对把马克思看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和社会实践者。他的共产主义理念,影响过一百多年世界历史的进程,但他理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像你比喻其它理论是“选择把金字塔建在了沙丘上”,过去一百五十年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毛泽东的无产积极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学说---都是建立在“剩余价值”这个沙丘经济理论上的,都是经不起历史长河检验的,所以他们相继都垮了台。百家争鸣,继续信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夸大到能令“最发达国家发抖”的程度,本身不正是那厚厚的意识形态迷雾中的一层吗?

最后和驴兄开个玩笑。有人对马克思不恭,惹恼了驴兄这位受过马列主义正统理论教育的大家,字里行间也暴露出常年信仰教育在思想中沉积。但驴兄的大作,让我联想到驴兄的另一篇大作《五 毛世家》。我是非常喜爱这个系列的,每篇都认真拜读,深深敬仰驴兄的文采和渊博,希望驴兄能继续写下去。同时也想请驴兄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理论和孔丘理论都看成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伟大理论话,那么在你把孔丘弟子维护和发展孔丘理论的言语都归结为《五 毛》的同时,怎么看待马克思理论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呢?也该有个匹配的名字才是,对吧?

请驴兄批评指正,并海涵。

2013年1月24日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9:51:05 | 只看该作者


再见驴十八 -- 等到意识形态的浓雾渐渐散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马列局长出了绯闻,许多人借机出来丑化马克思。到今天,马克思仿佛已经是一个幽灵,一个同时不被东西方接受的幽灵,无处飘荡。但这只是我们隔着浓雾去看到的。等到意识形态的浓雾渐渐散去,你就会知道,其实你面对的是一座大山。你之所以会被雾迷住双眼,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读过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座山脉,其中最高的山峰是他的经济学。东西方共认的是:他结束了古典经济学。因为马克思把古典经济学发展到了哲学的高度。在古典经济学中,价值学说还是一团乱麻。大多是建立在民间谚语“勤劳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之上的的生产要素说。马克思抽象提炼出劳动价值说。认为商品的价值唯一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这个学说很激进,但马克思把前提设定成现代社会是一个全商品社会。生产的是商品,而分配的形式就是商品交换。而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劳动价值说可以说是不证自明的。而劳动价值说的必然逻辑结果,就是生产资料应该公有。就是俗话说的“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今天看到一些道德家,一面在骂当今世道物欲横流,一切沦为利益交换;一面又跟着谩骂马克思。我们就知道,这些道德家,也许有些德,但肯定没有道。是典型的叶公好龙。与以往的那些出于同情和慈善的社会主义者不一样,马克思的公有制和阶级斗争学说,是建立在铁一般冷冰冰的经济理论基础上的。而这个理论体系有着极强的整体性,从逻辑上是无法驳倒的。正是这一点,让资本阶级和所有的伪善者们瑟瑟发抖。

西方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匆匆把马克思和其他古典经济学说一起打包挂起来了。因为这个合乎逻辑的发展,实在是资本所不能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家宁愿回到生产要素说,而且更退一步,否认生产要素有自身价值,只承认有价格。因为即使生产要素说,也无法排除劳动要素在其中。如果劳动有其固有价值,就该有相应的权利。他们无法正视这一点,就只承认价格。价格是市场定的,所以剥削和低工资都是天经地义的或不存在的。但是,对于一个连自身价值都否定了的学说,如何进行哲学思考?为了绕过马克思,经济学决定自降身价,只进行形而下的研究。这倒促进了技术或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但可以说,从思考的深度上,今天的经济学家从没有达到马克思的水平。

同时,马克思体系的逻辑整体性太强大了。任何对其进行修正的试图,都会面临哲学上的困难。所以,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对策是绕过,从马克思之前重新开始。而所谓“东方”,即二十世纪的实践社会主义阵营,用列宁主义代替了马克思,让马克思只作为一面旗帜。

马克思还是最早的数理经济学开创人之一。他应用数学的水平,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其他经济学大家(倒是有一两个小家水平也很高)。就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两条腿之一的 “一般均衡论”,也是公认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经具备。二战前环境相对宽松,很多经济学家,把一些数量表达公式还冠以马克思的名字,比如萨缪尔森。但二战后,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苏联露出了肌肉和牙齿,冷战日寒。萨缪尔森也修改了他那著名的教科书。

可以这样说,整个西方经济学,都因为要绕过马克思,而改变了途经。马克思曾经这样说他同时代的经济大师们:“平地上一堆土,看起来像座山”。资本阶级看来是搞错了。他们以为马克思只是一堆土,能绕过去。但没想到真是一座山,是谁也绕不过去的山。于是就放出了意识形态的浓雾,把这座山遮掩起来。让自己和别人都别去看见,也不承认大家其实都在磕磕绊绊地爬这座山。

马克思的分析只是揭露了事实,剩余价值说公开了资本社会分配关系的本质。他开的药方也许不灵验,但他发现的真相,建立的逻辑整体性,是无法否定的。我们也许不需要回到马克思,按今天科学和经济学的发展速度,任何一百多年前的学说,要么过时了,要么被吸收成为基础的一部分。但马克思经济学的历程有些例外。他被禁忌了。由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影响,一门学科,为了回避某一种学说,选择把金字塔建在了沙丘上。因为他们在回避马克思这个名字时,连同他发现的事实和总结的客观规律都一起遮掩起来了。但这样做是无补于事,金字塔会一直下沉,直到接触到基岩。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即使永远不被公开承认,也会被拆零或改头换面被那些反对他的人偷偷地运进来。

所以我们无法绕过马克思,可以借意识形态的浓雾掩盖一时,假装绕过去了,却只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曾经有些人认为已经绕过马克思了,比如二战后的美国奇迹。其实它只是靠剥削国际社会,活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里。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美国其实并没能过得了这个坎。当全球化日益接近,资本无处可逃的时候,我们会看得更清楚。也许这是为什么马克思说,在逻辑上,社会主义无法在某一个国家单独实现。

美国实在是最掩耳盗铃的一个。一方面是全球最早开始保障劳动者权益,缩小劳动力价格和价值差别的国家;一方面又放出最多的意识形态的浓雾。偷偷地实现马克思的理论,只为了证明自己绕过去了。但马克思的逻辑是绕不过去的,剩余价值空间越少,美国资本就日益难受。美国可以忌谈阶级斗争,但无法否认阶级的存在。于是不得不承认有“阶级”,但这两个字只许用在“中产阶级”的组合中;不承认劳动力价值说,却规定“最低工资”。公然违反劳动价格说?妖魔化公有制,却羞羞答答地用“stakeholders”代替“stockholders”;可以抹杀“剩余价值说”,却无法阻止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当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向劳动力价值接近时,因缺少了剩余价值空间,国内资本就向亚非拉大逃亡。

意识形态永远是政客的最爱。爬山虽辛苦,总统依然要表现感觉良好。看到当今美国总统在签署一个只有短期效力的法案时,也煞有介事地用上七八支金笔。我就想到160年前的马克思,用一根普通的鹅毛,在纸上草草写下:“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个世界居然真的就一直发抖到今天。同样符合马克思预测的是,今天抖得最厉害的,就是最发达的国家。

一个混迹在图书馆、酒馆和剑术馆的三馆闲人;一个无钱、无权和无固定职业的三无博士;只是凭运气在纸上随便写几个字,就能让世界发抖两个世纪?在跟风骂老马之前,我会劝你是不是找时间读一点原著。并感觉一下所站的地面,是否真的那么平静。上蹿下跳,有时只是发抖的一种放大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22 19:00 , Processed in 0.0625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