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各国版图的演变(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3:4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到现在差不多一百年了。如果您在看到本帖后面附的,经过一战和二战后,欧洲各国,特别是德国、波兰、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版图变化,您恐怕会有膛目结舌之感;一百年间这些国家的版图竟有如此大的变化,尤其是德国和波兰。如果您从更长的历史阶段看欧洲各国的诞生和衰落,甚至灭亡,其版图的变迁大家能理解,人类文明史就是民族间的竞争史,相互的战争史;然而仅仅一百年,欧洲各国的版图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波兰和俄国同是斯拉夫人的国家,但宗教信仰不同;波兰人信奉天主教,俄罗斯是东正教,虽都是基督教,但波兰和俄罗斯世仇。10世纪,波兰人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的11-16世紀,波兰国势都非常的强盛,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抵御(蒙古)金帐汗国入侵的欧洲之盾,並扩张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因俄罗斯和普鲁士和波兰本身的衰落,这个国家三次被周边国家蚕食,最终被瓜分。19世纪波兰在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纳粹德国再次瓜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重新建国,成为前苏联的卫星国,直到前苏联崩溃。从一战到现在,波兰复国,灭亡再复国,其版图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强国的意志。

    德国在欧洲形成统一的国家较晚。对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过程中的德意志地区来说,民族、国土、国家常常是相互分离的。到了1871年俾斯麦才统一了德国,其统一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普鲁士。1862年普鲁士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其后,1864年普鲁士打败丹麦,收回北方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

    由于德国建国晚,为了争夺所谓“生存空间”,便与其他欧洲列强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结果是德国战败。德国的东普鲁士被割让了很多领土,其中最让德国人难受的是波兰获得了但泽走廊。波兰不但获得出海口,还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分开。法国和德国有争议的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都被法国占领。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开始重整军备,经济也加速发展。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在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苏德台区以后,德国不再有领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绥靖政策的驱使下签订《慕尼黑协定》。10月,德国背约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随后迅速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1940年,击败英法联军,并占领了法国。随后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国。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占领其大片领土。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战败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议》,德国除割让给苏联和波兰11.4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其余部分及首都柏林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这时德国的东普鲁士领土完全丧失。

    1949年5月,德国美英法占领区正式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西德)。同年10月,前苏联占领区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东德)。1990年德国再次统一,东德并入联邦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主要盟国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存在于1867年至1918年年间的一个二元君主制共主邦联。奥匈帝国的建立是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的结果,这是一个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和解方案。1914年发生萨拉热窝事件,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在战争期间属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同盟国于1918年战败,奥匈帝国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於他们领土。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争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

    简述了上述这些国家的版图变化。我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将如何面对?德国在两次大战都战败,领土一直在缩小。那原来生活在被给让领土上的百姓怎么办?他们都流离失所,被迫迁移到德国剩下的领土内。惨哪!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西德人每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是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都从被割让的领土上被迫迁移。那摆脱德国统治的其他民族的人们该如何看待这事?他们当然是无情地驱逐德国人。

    看到一战和二战之后欧洲各国版图的演变,我想到的就是我们中国总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话人家是否听得进去?欧洲各国版图的变化,照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弱肉强食的体现。战胜者理所当然的宰割失败者。您失败了,就是喊上亿万遍“自古以来这土地就是要我们”也白搭;最终要看国家的实力。好了,别的我也不想多说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的版图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欧洲各国的版图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示意图: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31 12:50 , Processed in 0.0609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