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朝红人录:铁骨铮铮郭沫若,冰清玉洁松岛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5: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松岛枫:这是我在中国被黑最惨的一次

  御用文人,在历朝历代都不缺乏。他们靠一杆生花妙笔为权力高层做各种背书,为政权涂脂抹粉,为执政者摇旗呐喊,当然也从中捞到应得的好处。

  古代的不说,在当代,最被公认的御用文人当属郭沫若。

  郭沫若年少时经历包办婚姻,享受五天新婚鱼水之欢后离家,此后68年,那可怜女子一直守在其老家。

  东渡日本后,狂追日本女护士佐藤富子,终于打动对方,生下孩子,佐藤富子为他与父母断绝关系,并生下五个子女,负担全家开支,郭沫若却屡屡嫖娼并染病,不久遭日本政府驱逐,1949年,改名安娜的佐藤富子来中国千里寻夫,郭沫若临死都不肯见她一面。

  晚年陪伴他的妻子叫于立群,其姐于立忱,早年竟也曾是他的情人,被抛弃后自杀。

  他一边骂政府腐败一边跑去做官,曾在共产党最困难时脱党,骂过蒋介石,后专程向蒋求饶,写下《蒋委员长会见记》,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文革时又写毛主席赛过他亲爷爷。亦写诗吹捧过江青,没多久又跳出来欢呼粉碎四人帮。

  

  如果说胡适是用实用主义来治学,那郭沫若就是用实用主义来做人了。不然,我实在想不到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他这跌宕起伏反复无常的一生。

  1958年4月21日的《北京晚报》发表了一首诗《咒麻雀》,诗曰: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这首直白浅露,一点诗的意境没有的打油诗,它的作者,就是郭沫若。写这首诗的背景,说来也简单,为的是毛泽东动员全民剿麻雀造势。

  这样的打油诗,郭沫若并非偶一为之。众所周知,著名的打油诗集子《红旗歌谣》,主编即为郭沫若和周扬。

  1958年国庆,郭沫若又写了一首《宇宙充盈歌颂声》,诗曰:

  广场浩荡人如海,丰碑巍峨天变矮。人间出现双太阳,天上地下增光彩。

  这首毫无诗味的诗长达191行。至于郭沫若为歌颂大跃进而写的《百花诗》,许多地方连语言流畅都没做到,更惨不忍读。

  曾经写出《女神》的诗人郭沫若,在他的后半生中,再无巨著问世,倒是在文革期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他的新作《李白与杜甫》。其中“扬李抑杜”的倾向,一望可知。

  

  在此之前,郭沫若对李白、杜甫本来有过公正的评价:

  1953年4月,郭为杜甫纪念馆的题联是: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963年春,郭为李白纪念馆的题联是: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要突然180度大转弯呢?

  这就要说到毛泽东。

  毛泽东最喜欢“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三李”中又最喜欢李白。对杜甫的诗,毛泽东一向不甚喜爱。1958年1月,在为大跃进作舆论准备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在游杜甫草堂时,毛泽东以不甚欣赏的口吻,说杜甫的诗是“政治诗”。

  毛泽东尤其不满学术界“扬杜抑李”的倾向,要翻这个案。一向紧跟毛泽东的郭沫若,便响应号召,写了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贬低杜甫的理由,现在看来也是奇葩:杜甫是大地主。

  可在那个特殊年代,叫人大地主,几乎就是叫人臭狗屎的意思了。

  在《杜甫的地主生活》一章中,郭沫若引用了杜甫一首题为《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的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熟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常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然后指出这诗的后四句,赤裸裸的是一种地主心理。

  为什么是地主心理呢,他在书中解释说,因为杜甫经常数鸭子(鹅鸭宜常数),说明杜甫有很多鸭子,鸭子就是财产,有财产不就是地主吗?有钱就有钱吧,杜甫还小气巴拉的经常数它,是因为怕贫下中农来偷,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表示出诗人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

  

  1959年,中国现代史上称为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第一年,即使是天子脚下,在北京的郊区都有不断饿死人的消息传出,这时的郭沫若下乡体验生活,写下《题翠湖宾馆》:

  六年之后我重来,

  映日茶花次第开。

  水月风光欣遇旧,

  翠湖春晓乐登台。

  豪游踪迹经三海,

  跃进歌声遍九垓。

  地上乐园真个有,

  万方宾至幸如旧。

  真个是春光美好,游兴勃勃,又是“跃进歌声遍九垓”,把农民背井离乡、四处逃亡、饿殍遍乡遍野的苦难中国称为“地上乐园”。

  文革正式开始之前,他说:我"没有把毛主席的思想学好,没有把自己改造好",自己"以前所写的东西,应该全部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他这样的自我否定原因无非是出于恐惧。

  他感到这场文革风势一定非常猛烈,像他这样的人,如不彻底否定自己,借以缩小目标,必将在劫难逃。

  此后整个文革期间,他都像惊弓之鸟,终日惶惶然、东躲西藏,甚至到了不惜伪装而求生存的地步。

  1967年4月,三子民英在部队自杀身亡,明明是冤死,他还是向组织写信,作自我批评,说"我没有教育好子女"。

  1968年4月,二子世英被北京农大歹徒绑架关押,他不敢过问,见到周总理也不敢告知,还言不由衷地说"我是为了国家好啊"!儿子后来被打死了还是不敢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抄写爱子留下的日记。

  

  郭世英

  此外,他对政局的风云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密切注意着。1967年6月5日他看到江青权势上升,就在"亚非作家常设局"讨论会上当众朗诵口号诗:

  亲爱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使世界舞台也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逮捕,他马上又写了《水调歌头》: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黄粱。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他对江青是这样,对邓小平也不例外。他曾编《水调歌头》狠批过邓小平,1978年,邓小平掌权后,旋即又说"邓副主席的讲话,我表示衷心的拥护和热烈欢呼。

  他把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有可能遭灾引祸的话一概不说,事一概不做,有可能安全自保的一切话都可说,一切事都可做。

  因此有人送给他一个"风派人物"的绰号,说他"软软腰肢,弯弯膝盖,……朝秦暮楚,门庭常改",讽刺他"大风起兮云飞扬,风派细腰是弹簧"。

  

  诚然,郭沫若所处的时代是政治高气压的年代。但政治高气压不是借口,那个时代,抗争的有,自杀的有,沉默的有,低头的有,偏偏郭沫若选择了讴歌!

  文革的时候江青也曾派人去邀请钱钟书参加国宴。钱钟书直接回答:我不去。来人吓得冷汗直流:要不要转告主席钱老身体不适?

  钱钟书答:我身体好的很,我不去。

  郭沫若今天说沈从文是毒瘤,明天说钱钟书是毒草,为了生存,为了保住地位,当年那些提协他的师友都成了他权力上升通道的垫脚石。

  遇难的时候,保护他帮助他的师友,一旦形势变了就可以踩上去刺一刀的人,不是有奴性,是没人性。

  党性再强,也是没人性。

  面对强权和罪恶,针锋相对,是英雄;自杀殉道,是风骨;沉默不语,算汉子;被迫低头,可以认为无奈。

  主动讴歌推波助澜动手点赞的郭沫若,只能定性为奴才,不然奴才这词就没任何存在意义。

  

  正所谓:铁骨铮铮郭沫若,冰清玉洁松岛枫。

  公众号固定栏目《天朝红人录》特为他记上大大的一笔,以纪念他软软腰肢,弯弯膝盖,朝秦暮楚,三姓家奴的一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8 07:41 , Processed in 0.0405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