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从稀土到大豆,中国又一张“王牌”浮出水面!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昨天 23:51
标题: 从稀土到大豆,中国又一张“王牌”浮出水面!
作者: 明叔

1)每年9月,美国中部和中西部一些农业州都会逐渐进入大豆收获高峰期。2025年,雨水充足,美国大豆产量相当不错,但是,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农民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他们反而被一种严重的焦虑和失望情绪所裹挟。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4月蓄意挑起和升级中美贸易战,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目的地,自2025年5月以来没有购买任何美国大豆。结果就是,随着美国大豆收获高峰期来临,美国大豆堆积如山却又严重缺乏销路。
2)根据美方公布的数据,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要购买方。其中,中国购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这一年,中国购买了3285万吨美国大豆,占当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48%,总价值为141.01亿美元。2024年,中国的进口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也有2213万吨,占当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47.8%,总价值为126.4亿美元。由于中国在美国大豆出口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来自中国的大豆订单陷入枯竭,美国大豆种植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3)2025年4月,特朗普在所谓的“解放日”上,宣布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他对中国的“攻势”尤为猛烈,最高时,他将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提高到了令人咂舌的145%。但是,行事乖张的特朗普在升级对华贸易战时,完全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没有预料到中国可能用来反制美国的手段。由于美国媒体常年唱衰中国经济,加上特朗普政府中的很多“亿万富翁”官员傲慢、自大,脱离实际,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美国一加关税,中国就会受不了,最终向美国“求饶”。但是,面对美国的霸凌,中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中国不仅顶住了美国的关税战攻势,反而找准了美国的经济“命门儿”,进行了精准反击,打痛了美国。
4)在中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后,特朗普很快发现,他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实力。2024年4月之后,中美贸易一度因为离谱的高关税陷入停滞,特朗普突然发现,美国常年依赖大量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消费品的事实显现了出来,如果高关税使得美国各大零售商无法从中国及时补货,美国将出现“货架空空”的供应短缺局面。与此同时,中国限制了对美稀土出口,让广泛使用稀土的所有美国产业,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由于稀土在军工、汽车等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当时,美国一些工厂一度面临停产的风险。
5)正是中国的精准反击,让特朗普清醒了过来,这才有了中美5月份在瑞士日内瓦的经贸磋商。在这一轮磋商后,中美同等大幅降低关税。这让中美经贸关系暂时稳定了下来,也为接下来多轮中美经贸磋商赢得了一定的时间。
6)但是,过去近5个月,中美虽然达成了一些原则性共识,但在实质性降低关税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由于面临高关税,从而相对于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随着美国大豆进入收获高峰期,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的困难日益明显。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美国农民面临的困境。美国农业游说组织也不断向特朗普政府发起抱怨。这迫使特朗普本人和其他美国政府高官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传统上,美国农业州也是特朗普的“大票仓”。如果特朗普无法及时处理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的困难,美国共和党可能在2026年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遭到美国农民的惩罚。因此,大豆出口问题,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也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7)我们姑且将中美在贸易战中就大豆问题进行的博弈称之为“大豆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再次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在重大问题上缺乏通盘思考、“顾头不顾腚” 的老毛病。2025年4月,当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时,他根本不知道美国自己有哪些弱点,他根本没有想清楚,如果中国进行反制,美国将如何应对。中国的反制,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让步,这也让反对他的人为他创造了一个不断让他“破大防”的修饰短语——“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 out)。
8)在这场“大豆战争”中,美国政府还爆出了一条非常有讽刺性的新闻。 不久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被美联社记者拍到在手机上看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发来的短信,罗林斯对贝森特抱怨说,就在美国政府准备拿出200亿美元救助濒临破产的阿根廷米莱政府时,阿根廷削减了本国农产品出口关税,这让阿根廷的大豆变得更加便宜,最终结果就是,当美国大豆种植户仍在苦苦期盼来自中国的订单时,阿根廷却向中国出口了更多的大豆。罗林斯哀叹,美国对阿根廷的救助,反而让中国获得了更多的谈判筹码。看到这条新闻,很多人可能会感叹,“爽剧都不带这么演的。”
9)特朗普本人也关注到了美国大豆种植户的困境。他最近多次放话,一方面说要利用关税战的收益来救助美国大豆种植户,另一方面,他也不断放风,说将跟中国讨论大豆贸易问题。不过,美国媒体指出,特朗普对美国大豆种植户的救助,最早也要到2026年年初才能发放,这对于美国大豆种植户来说,绝对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至于中美能否就大豆贸易达成协议,关键还是要看美方的诚意。中国过去本来都是正常购买美国大豆的,恰恰是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让美国大豆在中国对等反制下失去了竞争力,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便接下来中美就大豆贸易达成某种协议,美国大豆种植户遭受的损失也难以弥补。更重要的是,当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贸易伙伴时,中国绝对不会大量依赖美国大豆或其他产品。在中国拥有了巴西、阿根廷这样稳定和优质的供应方之后,美国大豆对于中国来说就越来越不重要了。
10)这场“大豆战争”再次说明,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在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由于中国自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一直在为新的贸易战做准备,加上中国拥有独特的举国体制优势,中国在贸易战中的抵抗力和韧性要远远高于美国。当前,中美之间仍在就经贸问题举行漫长的、深入的和专业的磋商,只有特朗普政府放下傲慢、自大的心态,只有美国政府老老实实降低关税,回应中国的正当诉求,中美之间才有可能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美国单方面威胁、霸凌的做法,对其他中小国家有效,但是,这在中国面前只会越来越无效。美国大豆种植户当前正在感受的痛苦,其实也给特朗普政府敲响了一记警钟——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中国将会在贸易战中打出越来越多的“王牌”,最终的结果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行业和企业感到“痛”。

https://www.haoyun5.net/dongfang/241810.html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