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胆固醇轻微偏高的人来说,日常不用完全避免吃蛋黄。每周摄入3~4个鸡蛋是安全的,可为身体提供优质蛋白、必需营养素。健康人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不会直接导致血清胆固醇上升,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但对于胆固醇代谢异常、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来说,是否食用蛋黄则需要遵医嘱。
二、380万人研究:最佳“坏胆固醇”水平出炉!
胆固醇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高密度的为“好”胆固醇,它在体内可搬运血液内多余的胆固醇,让其经过肝脏分解后排出体外,对心血管健康很有好处;
低密度的则是“坏”胆固醇,它会在血管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一旦斑块脱落、破裂,就会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心梗、脑梗以及猝死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内指出,我国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诱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是最主要的致病性因素,这是否说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越好呢?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一项由我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的针对380万国人的研究指出,没有三高、吸烟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保持在3.05mmol/L左右最为合适;
有三高、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但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2.75mmol/L左右;已经确诊的人群,则要将指标控制在1.45mmol/L左右。
[ad8] [/ad8]
三、这6种食物,胆固醇含量超高,尽量少吃
胆固醇水平上升与遗传、年龄、饮食以及运动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整体来看导致我国居民胆固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方式,其中又以饮食结构改变为主要诱因之一。日常选择食物一定要慎重,这几种尽量少吃。
1、动物脑、内脏
100g动物脑内的胆固醇含量通常会超过2000mg,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也不低,猪肝内的胆固醇含量在1000mg/100g左右,其余的肾脏、肺部等一般在280~360mg/100g左右,也属于高胆固醇食物。
2、油炸食品
食物在油炸过程中会吸附大量的油脂,且高温状态下油脂会发生氧化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大部分为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会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
3、部分加工食品
如香肠、火腿、腊肉等加工食品,内里往往有大量的脂肪、盐,其中大部分也是饱和脂肪酸,进入体内会促进胆固醇合成。
4、老火汤
烹饪时间久的老火汤,内里的嘌呤、胆固醇含量会明显上升,且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建议日常炖汤的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不要长时间炖煮。
5、未经过滤的咖啡
未经过滤的咖啡内咖啡醇、卡韦醇含量较高,经常摄入会导致坏胆固醇水平上升,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6、含游离糖的食物
游离糖是指人为添加到食物内的糖分,以及蜂蜜、果汁、糖浆等天然存在的糖。长期大量摄入糖分,会刺激肝脏持续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且会抑制身体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能力,对健康极为不利。
胆固醇对于身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不必视它为“洪水猛兽”,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参考资料:
[1] 《“胆固醇之王”原来是它!不想血脂升高,少吃这 3 种食物》.科普中国2024-04-26
[2] 《我一个中年瘦子,胆固醇一直居高不下,难道真是鸡蛋吃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5-07-21
[3] 《活到100岁也不得冠心病,关键是控制好“坏胆固醇”!3种坏胆固醇“克星”,你家就有》.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