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毛主席病逝后,徐向前打开主席生前留下的“绝密电报”,罕见失态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5-9-7 14:26
标题: 毛主席病逝后,徐向前打开主席生前留下的“绝密电报”,罕见失态
来源: 文史道





1976年9月,一份绝密电报被送到徐向前手中。
当时为了保密,电报竟然用防核爆材料封装着,足见电报内容的重要性。
徐向前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14个大字,“全国、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保持稳定。”
徐向前看后内心十分沉重,他知道毛主席已经病重,这简单的一封电报意义非凡,是他在做最后的部署和安排。
很快,第二份电报也来了,看到消息后,徐向前的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到底是什么消息,让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如此失态呢?还有,毛主席临终前,为何要将重要的嘱托交给徐向前呢?


[ad5]  [/ad5]

毛主席与徐向前

徐向前第一次听到毛主席的名字,应该是在黄埔军校的时候,大约1924年。
而与毛主席产生联系,是在1927年3月,徐向前加入我组织后。
当年4月12日,老蒋背叛誓言,开始针对我组织进行行动。当时徐向前被安排到张发奎处做参谋,临行前,组织给了他一张写着“找毛主席”的纸条。
徐向前后来才得知,因为毛主席当时被委派去发动秋收起义,需要懂军事的指挥人员辅助,于是有人推荐了他。
但由于种种原因,徐向前没能参加秋收起义,与毛主席的见面推迟了8年。
1935年7月中旬,在藏民区的一个简陋房子里,徐向前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代苏维埃给徐向前授予了一枚红旗勋章,并解释说那枚勋章是早就决定授予的,因为徐一直没有参加大会,所以一直保存到现在。
当时对于徐向前的功绩,毛主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你指挥的红四方面军这些年成绩很大,创造了两个大苏区,打了好多大胜仗!”


但真正让毛主席对徐向前肃然起敬的,应当还是“张国焘”事件。
1935年,红军正在艰苦长征,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毛主席则率领着红一方面军。
两支队伍在川西会师后,本该是件大喜事,没想到却遭遇了党内最严重的分裂危机。
当时张国焘想要另立门户,甚至准备武力对抗,陈昌浩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急匆匆跑来问徐向前:“打不打?”
眼看红军命悬一线,徐向前沉思片刻,正色回答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正是那句话,不仅避免了组织内部的血腥冲突,也让毛主席对徐向前的决断深为赞赏,这也是晚年毛主席能将重任托付给徐向前的根本因素之一。
历史上,毛主席对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十分认可,解放前曾四次对其委以重任:
第一次是1945年9月,我组织准备大举进军东北,组织在一封电报中明确提出考虑派陈毅或林总或徐向前去东北主持军事工作。


第二次是在1946年上半年,毛主席一度考虑让徐向前去中原局工作,但因徐向前身体状况不佳而未能成行。
第三次是在1946年9月初,当时山东战场形势紧张,组织拟派徐向前去山东负责鲁南前线指挥之责。
第四次是在1949年4月底,太原战役刚刚结束,毛主席在给徐向前的电报中提出,待他病愈后或改任其他工作,或去西北任高层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9日,徐向前被任命为我国最高参谋长,而当时徐向前正在青岛养病,并不知晓。
要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参谋长的位置十分重要,责任也十分巨大,当时组织能有那样的安排,足见毛主席对徐的信任和认可。
另外,后来徐因身体原因不能到岗,组织还特意为他保留了那一职务,时间长达5年,也绝不允许他人“代理”,足见信任之深。


毛主席的临终重托
1973年冬,毛主席在北京接见八大军区司令,看到徐向前走进厅门,立刻起身迎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在那个“站队”决定命运的年月,那两个字不啻为一面免死金牌,也让徐向前再次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重托和惺惺相惜。
1976年9月,毛主席病情更加严重,去世前,毛主席担心情况有变,特别给徐向前发出了一份绝密电报。
“全国、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保持稳定!”
徐向前收到后,第一时间秘密向各大军区传达命令,并坐镇中枢,与叶剑英等老将一道稳住军队,使国家安然度过领导人更迭的敏感时期。
因此,那份“绝密电报”后来被史家称为毛主席生前最后的托付和对军队稳定的一道“生命保险”。
可没过多久,第二份电报就来了,便是宣告那个残酷的消息——毛主席去世了。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徐向前拿着电报,从楼下慢慢走到楼上,脚步沉重。
当走到楼梯中间时,那位老将军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泪。
在老一辈人的心中,毛主席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带领中国走出了黑暗,走出了阴霾,是他挽救了中国,解放了全国人民。
而与毛主席有着更深情谊的元帅、将军们,面对毛主席的离世自然更加悲痛。徐的落泪,正说明了毛主席与徐向前之间的深厚情谊。
据悉,毛主席病重期间,“四人帮”已经制定了《关于毛主席同志逝世后各项工作的安排意见》,明确提出了“以军管会取代军委”的夺权方案。

[ad8]  [/ad8]


据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显示,仅1976年1月至8月,“四人帮”通过上海民兵指挥部调动的武器装备就达3.2万件。
毛主席去世后,9月13日,“四人帮”核心成员王洪文在大会堂召集民兵头目开展了一场会议,计划于9月18日毛主席追悼会期间发动武装夺权。


幸好当时徐向前在毛主席密信的委托下,提前做了部署,已经将三个装甲团进驻到了北京西山。
王洪文等人得知消息后,不得不取消了行动计划。
军事科学院《战略决策研究》指出,当时正是全国战备状态的形成,使“四人帮”失去了发动行动的军事依托。
另外,徐向前在1980年曾口述回忆说:“毛主席留下的不是简单的战备命令,而是用最后的气力为我们撑起一片稳定天空。”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90年6月,已经89岁高龄的徐向前住进了医院。
也许是预感到什么,出门前他无比留恋地看着自己住了30年的小院,轻声说:“这次去,怕是回不来了……”果然,这成了他的最后一次离家。
9月21日,徐向前也闭上了双眼离我们而去,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奈的遗憾和深深的怀念。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